董登新(董登新的微博)

sddy008 知识 2022-08-14 178 14

今天给各位分享董登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董登新的微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拖堂 影响4000万人饭碗

原定2015年要完成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2016年即将结束也没见到结果。问题又究竟卡在了哪里?11月10日,人社部一位相关负责人在第二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重点是要解决功能定位不清晰、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重要定位是回归它的公益性,作为2011年确定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目前仍然在推进的过程中。”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涉及4000万人左右,相比企业类的改革而言,人数虽然不算很多,但它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后面的薪酬、社保、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的机制创新,改革难度非常大;其中,分类标准和界限模糊是症结所在。

文化、科研分类难点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其中明确表示:到2015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上半场的改革主要是完成事业单位的分类,截止到2015年底;下半场改革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也就是说,上半场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归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核心很明确,事业单位能改为企业的就要改为企业,不能改为企业的要压缩撤并,推进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差额拨款向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过渡。

但是,这看似划分明确的几个框框,却在改革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比如,一些经营类事业单位总是想方设法向公益类事业单位靠拢,既享受公益类单位财政拨款,又能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获取收入;同时,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明明是经营类事业单位,却假公益之名成为所谓“自收自支的公益事业单位”,甚至还打着行政单位旗号收费,成为政企事不分的单位。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伸缩性更大,尤其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支机构,它们在改革来时就缩回体制内,改革过去又出来搞经营。

“出版业、新闻业等文化类以及科研类的事业单位是此次分类改革的难点,究竟应该划分为公益2类还是经营类?如果划分为经营类,政府则很难管控,如果划分为公益2类,这类大部分单位又早已是市场化运行,这部分单位至今尚未划分完毕。”11月16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据了解,对于新闻单位、出版社以及科研类事业单位将会分为两部分,部分划分为公益类,部分则会转为企业推向市场。

“我们单位正在进行归类,单位的申报至今还没有批下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事业单位向上申报时,大都会向上靠,谁也不想转企;但是,大三类是比较抽象的划分。比如,将公益1类和2类看成两个筐,一个筐装土豆,另外一个筐装西红柿,但难点在于怎么区分土豆和西红柿,这个界定很难。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虽已略见成效,但在如何确定事业单位类别的时候,由于分类的标准和界限相对模糊,难度仍然很大。

影响后续改革进度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上半场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下半场的社保、工资、人事管理等一系列改革。

据了解,为了推进此改革的顺利进行,继《指导意见》之后,国务院办公厅紧接着印发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等9个配套文件,同时出台了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事业单位类别划分的原则、程序,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何改革,事业单位编制如何管理,事业单位如何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财政政策如何过渡,从事生产经营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有关政策,改革中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如何改革,事业单位试行职业年金,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等。

但由于部分单位分类都尚未完成,后续的文件对其可谓是形同虚设。比如,去年已经颁布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规定,事业单位人员所在单位要缴纳20%的基本养老金和8%的职业年金,而相对应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这部分费用则是由政府财政负担,但是,由于各地推进分类改革进度各不相同,该政策落实程度也参差不齐。

“深圳作为试点地区,分类改革算是相对成功的,它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养老金并轨同步进行;同时,为了后面改革的顺利进行,细分了五类,并设定了相关的过渡办法和机制,如在分类当中设置了‘暂时保留的事业单位’用来进行过渡,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行,这样不光不影响分类改革本身的进度,同样不影响养老金并轨。”11月17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志是养老金的并轨。

2006年7月,深圳市率先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将2010年7月13日作为改革的新老划断时间,此后新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员,将实行与聘任制公务员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董登新表示:“事业单位分类完毕,后面的改革才会水到渠成,比如,高校和公立医院相对好划分,而且这部分事业单位的占比比较大,为此,先于其他事业单位进行了编制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同时,一旦取消事业单位的编制,也就意味着‘铁饭碗’被打破,事业单位的雇员就可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有利于仿照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从而增加人才的竞争。”

据悉,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已经形成了人才交流的障碍,尤其是在实行养老金并轨之前,一个老师即便在学校工作了20年,如果离开了学校就职于企业,那么,这20年的工龄依然得不到认可,几十年的社保也无从算起。如今,分类后已实施养老金并轨的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均为视同缴纳,再加上后面的编制创新改革启动,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权将逐渐增大。

30%提前退休是啥梗?延退前夜养老金负担加重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近日披露,当前“未老先退”问题突出,有的地区提前退休的人员占到当年退休人员的30%。

“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是基于精算的,而精算只能依据正常情况下的生命表、统计数据等来模拟测算;但是,部分地区通过‘篡改年龄’等非正常行为以达提前退休目的的行为,会导致和基于正常情况下精算的结果出现偏差,最终会对基金安全造成影响,而且,这种弄虚作假行为是投机和违规行为,影响了社会风气,带来很坏的示范效应。”5月4日,51社保创始人余清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修改年龄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行为是严令禁止的,人社部对此曾多次发过文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

4月底,全国老龄办、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社部、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其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增收”、严管等措施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综合施策,实现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在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提前退休,防止基金跑冒滴漏。

五花八门的提前退休

根据我国现行规定,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长期从事特殊工种或因工致残、失去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

也就是说,提前退休的制度并非天然不合理,中央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人员提前退休的。

在国家的现行政策里,确有规定特殊工种、相关工龄已满等法定情况可提前退休。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下称“特殊工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除此之外,因工致残、失去劳动能力的,也在可提前退休之列。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提前退休制度屡屡被钻空子。

“非正常提前退休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更改年龄,将年龄改大;二是通过关系搞到特殊工种等方面的证明,以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三是人已离职,但依然在原单位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5月4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改年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识的更改年龄,比如,前期因求学或者参军的需要而修改的年龄,这种更改的目的不是为了早拿养老金,但客观上确实属于提前退休;二是故意更改身份证年龄,其目的就是骗保,从而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

据记者了解,提前退休有的是基于企业的角度,比如,有些效益较差的国企希望以提前退休“甩包袱”,千方百计让职工提前退休,减少工资和保险福利等支出,从而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提前退休之风。除此之外,还有基于个人的角度,有些人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希望能从效益差的企业里“脱身”,还有一些人,即便单位的效益很好,依然希望脱离体制的束缚。

为此,尽管中央对提前退休原则做了规定,到了一些地方,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下,就变成了有条件的提前退休,没条件的找关系、创造条件也要提前退休的现象。

已经提前退休多年的水利局员工王永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没退休的时候,每月的收入不过4000多元,提前退休后的养老金虽然只有3000元左右,但有个单位返聘了他,每月的工资也有2500元,“关键是自由了,同时,随着基本养老金多年的连涨,我的养老金已经远远超过当时在职员工的工资。”王永福称,当年提前退休的名额只有两个。

近年来,基本养老金连续上调,甚至已经出现养老金高于在职工资的“倒挂”现象,而这,也是在职人员一窝蜂地千方百计去争取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重养老基金负担

提前退休,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比例较高,且多有不合规之处,这带来诸多矛盾,变相加重了养老金负担。

“保障符合条件的职工提前退休十分必要,但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养老金负担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亟待堵住违规提前退休的口子,因为提前退休现象普遍存在,就意味着大量职工要提前领取退休金,这将大大增加养老金负担。”董登新表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提前退休,都无形中使得社保缴费不完整甚至是不充足,对社保基金积累受到影响。

曾经有一项关于提前退休的民调显示,从单位性质来讲,提前退休和离岗现象多发的单位依次是:行政单位(51.9%)、事业单位(25.1%)、国企(19.8%)、私企(1.6%)、外企(0.5%).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主要影响的是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年限只要达到30年,养老金大都是按照在职工资的80%计发,待遇还是相对较高的;但改革后,养老金则由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组成,养老金的不确定性增加了。”5月4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成员孙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基金属于独立运行,因此,短期来看,对大的基本养老金盘子影响不大,但通过修改年龄等行为提前退休,缴费的人少了,领养老金的人多了,长期来看,依然会加重基本养老金负担。

人社部门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实际退休年龄远低于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平均年龄仅为53岁。显而易见,提前退休加剧了基金收支的不平衡,不堵住提前退休的口子,后面的延迟退休年龄又谈何容易。

董登新也表示,要规范这类提前退休的不正常现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提前退休的审批监管,减少资金流失,同时,在“增收节流”的基础上,防止骗保、犯罪、腐败等行为的滋生。

56岁去死了他有没有补血金.是农民自己买社保基金?

56岁去死了他有没有补血金.是农民自己买社保基金?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中报业绩披露的落幕,社保基金持股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沪深两市共3919家上市公司披露年中报业绩,其中,有565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合计持仓市值达3950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二季度,社保基金仍然喜欢扎堆持股,偏好计算机、医药、化工等热门股。此外,去年7月科创板开板以来,不少机构便开始大举建仓,其中包括“社保基金”。二季度,社保基金已现身22家科创板公司,合计持股量6370.23万股,持股市值合计36.23亿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总体上,社保基金的投资标的是不错的,但普通投资者很难学习其投资方法。一方面,社保基金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大,有自身的信息渠道和专家团队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由于社保基金的投资风格比较谨慎,筹备上市的企业一般都很欢迎社保基金的投资,这样会提高企业上市的影响力。”

现身22家科创板公司

与今年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多只社保基金组合新进251只股票,增持213只股票,同时对15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了减持。

在社保基金新进的251只股票中,东方财富的持股数量最多。全国社保基金113组合、112组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802组合在二季度同时新入,合计买入1.62亿股,截至二季度末合计持股市值高达32.8亿元。

今年上半年,东方财富的业绩大增,营收达到33.38亿元,同比增长67.09%,归母净利润18.09亿元,同比增长107.69%,以优异成绩完成了今年的“中考”。其中,证券业务和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是东方财富主要业绩贡献来源。

新进个股中,TCL科技的持股数量仅次于东方财富,共增持12808万股,持仓市值高达7.94亿元。TCL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3.3亿元,同比增长1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42.3%。

科创板绩优公司也成为社保基金追逐的对象,目前社保基金已经在22家科创板公司中现身,其中新进10只,增持4只。持股数量方面,社保基金持股量最多的是中国通号,共持有2034.45万股,沪硅产业、传音控股等紧随其后,持股量分别为1183.55万股、903.87万股。

一直以来,社保基金给人的印象是追求稳定的投资收益,风险偏好相对较低。为何社保基金会进入科创板这个高成长与高风险并存的市场?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级投资基金的典型代表,具有风向标作用,平时投资中,更会注重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因此,会适当地布局一些高科技产业。

“虽风险高,但政策意义明显,且收益也会比较显著。就科创板而言,社保基金持有、增持的往往都是一些大型公司,业绩比较扎实,其中,中国通号、传音控股也是科创50的权重股,整体风险是较为可控的,整体是符合社保基金投资风格的。”何南野说道。

扎堆持有181股

上半年金融股仍是社保基金的“心头好”。从持股市值看,二季度末社保基金持有农业银行的市值最多,达795亿元,工商银行、中国人保紧随其后,分别达614.12亿元和244.82亿元,均超百亿元。

持股数量方面,社保基金持股量最多的是农业银行,共持有235.21亿股。工商银行紧随其后,社保基金共持有123.32亿股。此外,中国人保、交通银行持股数量超过10亿股,分别为38.02亿股和11.35亿股。

从所属行业看,社保基金重仓的565家公司主要集中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7家)、医药制造业(4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5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4家)等。

与一季度类似,二季度共181只股票获得两只及以上社保组合的“抱团”持有。从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社保基金家数来看,社保基金家数最多的是双汇发展,共有6家社保基金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持股量合计为8910.3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0.10%。

4只社保基金在二季度增仓双汇发展,二季度双汇发展上涨20.34%,相比一季度,社保基金持有市值增加12.3亿元,合计市值达41.1亿元。

“社保基金组合是全国社保基金委托给基金公司进行管理,多只社保基金组合背后,代表的是不同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何南野表示,很多行业龙头股都吸引了多只社保基金组合,本质上是公募基金抱团的结果,这一直是A股市场的常规操作之一。

注重长期价值投资

作为战略储备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超2.23万亿元(截至2018年末),专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这一决定了社保基金的投资风格偏于稳健,注重长期的价值投资。

譬如,华东医药、华侨城A等28只个股获社保基金连续持仓超5年。社保基金持有期限最长的个股是华东医药,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已累计持有47个季度。此外,华侨城A、中南传媒、华鲁恒升等股票社保基金持有的期限也较长。

从历史业绩来看,2019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超过3000亿元,投资收益率约15.5%。截至2019年末,累计投资收益额1.25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15%。自2010年以来,社保基金仅2008年和2018年出现亏损,其余年份均是盈利。

何南野分析,社保基金追求平衡性投资,一是秉承价值投资理念,追求稳健的长期投资收益;二是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如芯片、信息技术、医疗等,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从社保基金的投资理念和特点来看,是很适合普通投资者学习的,即价值投资及科技投资并重,在获取稳健长期收益的同时,也积极通过仓位配置,平衡风险,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何南野说道。

不过,董登新表示,全国社

北交所成立对沪深股市有哪些影响?

1、北交所大概率将较为平稳,短期对沪深股市影响不大。从2021年9月2日宣布设立北交所,到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北交所的筹建速度可谓迅速。在北交所筹备过程中,市场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还是比较踊跃的。11月12日,累计有超过210万户投资者开通了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加上原三板的投资者,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超过400万户。但是,北交所初期可配资产规模并不大,81 家首批上市公司整体市值不足3000亿元,其中流通市值刚过 1000亿元。这与沪深交易所的数十万亿元的总市值、流通市值相比,显然微不足道。

北交所首批81只个股平均市盈率为33倍,远低于科创板的74倍平均市盈率和注册制下创业板的52倍平均市盈率,因此,从这方面看,部分个股仍值得关注和挖掘。但从另一方面看,北交所81家首发企业中,71家已在原三板市场进行过二级市场交易,11月12日收盘,几乎所有个股都较在精选层挂牌时股价明显上涨,其中49家公司涨幅超过100%。诺思兰德涨幅最高,较精选层发行价上涨近38倍;贝特瑞、同辉信息、盖世食品股价涨幅也分别为18倍、14倍、11倍。因此,首批个股的价格已经部分反映其市场估值,后续对其涨幅也不能过高期望,对沪深股市的资金分流也会相对有限。

2、沪深交易所在其长期影响下可能会有所缩容。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的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鉴于北交所未来的市场包容性、普惠性非常强,外界认为北交所一定会快速扩容,它的扩容会影响到沪深交易所。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北交所设立后,京沪深“三足鼎立”的格局会使投资者结构进行重组,市场也会进一步细分。投资者会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市场,北交所在短期内可能会受到追捧,从而导致市场投机性增强。但对于主板来说,短期不会形成太大影响,中后期可能会因为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投资涌入产生波动,但随着未来一些大型机构介入,会在稳定市场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总之,董登新认为,市场的细分一定会带来投资者的细分,随着北交所未来小盘股遍地开花,一定会吸引大量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前来,极大改善新三板流动性。

拓展资料:

1.北交所的功能定位与其他板块、交易所有着天然错位。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看,北交所与其他交易所、板块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关系。理解了多层次资本市场顶层设计的初衷,便能发现市场的各种疑虑有些庸人自扰。

2.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主要制度规则完成公开征求意见,技术系统基本就绪。随着北交所开市临近,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3.市场的疑问主要有几方面:既然有了沪深交易所,还要北交所干啥?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北交所、基础层、创新层)、区域股权市场会不会引发金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一旦北交所开市,其他板块的资金会不会被分流甚至大幅“失血”?,需要全面认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格局。数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从服务国企改革起步,到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相继推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渐趋完备。特别是设立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交所,是继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又一重要制度改革。这意味着,我国科技创新的融资链条再度延伸,“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也将与科创板的融资支持进一步贯通。

4.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设立北交所恰好能与现有的交易所和板块产生互补。北交所的功能定位与其他板块、交易所有着天然错位。科创板聚焦“硬科技”,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三创”“四新”,而北交所紧紧围绕服务中小企业,突出“更早、更小、更新”,体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A股反思中企为何热衷境外上市?

中企为何热衷境外上市?A股是否该反思?

专家认为,在当前A股市场连续多年低迷,IPO门槛高、排队多,美国股市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内地上市已不再是企业的唯一选择,境外资本市场已不再遥不可及,未来将会有更多等不起的中国企业出海。

人民日报:中企热衷境外上市 A股是否该反思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新浪微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计划赴美上市,预计今年在美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数量或达30家,创下近3年以来的新高。专家认为,在当前A股市场连续多年低迷,IPO门槛高、排队多,美国股市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内地上市已不再是企业的唯一选择,境外资本市场已不再遥不可及,未来将会有更多等不起的中国企业出海。

境外上市再现新热潮

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启动赴美上市申请,使得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新一轮热潮引发广泛关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43家中国企业赴美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金额高达39.9亿美元;2011年前5个月赴美上市热度依旧不减,在5月4日至12日的仅仅几天之内就有人人网等4家互联网企业集中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海外上市热潮。截至2013年底,已有超过300家来自中国的公司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同时,香港证交所也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选。数据显示,仅2013年,香港市场就分得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4.8%、融资总额95.6%的市场份额。事实上,在海外上市地点的选择上也呈多样化态势发展,2013年海外上市的66家企业,就分布于香港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伦敦5个市场。

制度缺陷致民营外流

中国企业为何要舍近求远,对海外上市如此热衷呢?

其实,这只是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无奈的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表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A股市场IPO标准过高,尤其注重公司过去的盈利能力和净资产规模,这一工业版本的IPO标准将许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及互联网公司拒之门外;二是国内A股市场IPO实行行政审批制,其实质是由监管部门代替投资者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及投资价值进行排队、打分、投票,它直接导致IPO程序繁琐、排队时间冗长,进而形成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饥饿营销效应。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使得原本不低的IPO标准水涨船高,另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IPO门槛及时间成本,导致IPO风险暴增。企业一旦过会失败,前期投入全部白费,甚至会致使该企业元气大伤;而一旦成功过会,发行人和承销商便会报复性地推高新股发行定价,以致IPO身价暴涨。这正是新股三高的绝症病因及制度缺陷所在,也是民营企业伤不起的真正原因。

此外,等不起也是企业望A股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A股主板和中小板在审企业450余家,创业板在审企业230余家,企业排队积压现象较为严重。因此,证监会日前也表态鼓励和支持企业除在A股市场上市外,选择在新三板挂牌、到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融资发展。

做足功课避免跟风

然而,境外市场也并非遍地都是黄金,水土不服造成的各种风险不容忽视。2011年美国资本市场刮起的中概股欺诈旋风,已经让国内企业感受到了一阵阵刺骨的寒风,受财务造假丑闻和做空机构恶意打压影响,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曾一度遇冷,不少中国公司被迫退市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尤其是到美国股市上市,它们更多地是看到了美国注册制的高效与低成本,但它们却忽视了美国证券市场监管的严厉与高效。董登新表示,从表面上看,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的IPO成本较低,但接受监管的成本却是十分昂贵的。除了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在中美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外,更重要的是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大部分企业很难适应,这也正是美国监管层及投资者普遍喜欢对中国企业找麻烦的主要原因。

因此,中资企业赴美上市,切不可盲目跟风。董登新表示,首先一定要审慎权衡利弊得失,尤其是要契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其次要学会入乡随俗,必须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诚信地接受美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此外,要懂得尊重投资者和股东,学会股价管理和危机公关,维护公司的市场形象。

创业板净资产为负直接退市吗

创业板净资产为负不会直接退市,创业板股票连续三年亏损会直接退市。

创业板公司最近一个年度净资产为负的,只会被暂停上市;非创业板公司中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首个年度净资产继续为负的,可能被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净资产为负的,可能被终止上市。

新版《创业板上市规则》中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退市条件如下:连续亏损;追溯调整导致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或追溯调整导致净资产为负;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未改正财务会计报告中的重大差错或虚假记载;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公司解散;法院宣告公司破产;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连续20个交易日股权分布或股东人数不符合上市条件;公司股本总额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三次公开谴责;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

【拓展资料】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在创业板公司暂停上市的规定中,将原“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改为“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为负”,以及“最近两年年末净资产为负则终止上市”。这是创业板退市制度最具威慑力的条款,也是“相对主板一个最大的进步”。

在董登新看来,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最大创新在于多元化、市场化、定量化以及与IPO标准对称化。而这些正好是现行主板退市制度的最大空缺,也将是主板退市制度改革的方向。多位专家呼吁,主板退市制度设计必须同样遵循“多元化”的标准体系,以财务类标准为主,以市场化标准及行政性标准为辅,并将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等指标纳入财务类退市标准之中,以此构建真正有效的淘汰机制。

董登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董登新的微博、董登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

精彩评论
2024-07-13 13:41:17

楼主练了葵花宝典吧?http://57o5.ytbt.cn

2024-07-20 19:51:17

楼主最近很消极啊!https://www.msl.wang/links/a957a9d92f36f466ab8d.html

2024-07-31 10:57:33

今天的心情很不错啊http://va01x6.quietgen.com

2024-08-14 18:51:48

这么版块的帖子越来越有深度了!https://weibo.com/tv/show/1034:5067224168464424

2024-08-16 18:29:32

吹牛的人越来越多了!https://www.uuu9923.cn

2024-08-17 10:17:54

祖国尚未统一,我却天天灌水,好内疚!http://oi9v.59lm.cn

2024-08-24 20:36:39

楼主是一个神奇的青年!http://0b1yt8.bjkcgj.com

2024-08-30 00:53:01

以后就跟楼主混了!http://ymwsz.uniqtest.net

2024-09-04 06:11:24

这一年啥事没干,光研究楼主的帖子了!http://138tcc.yndok.com

2024-10-05 08:39:13

好帖子!https://weibo.com/tv/show/1034:5085704468758585

2024-10-08 16:39:57

好好学习楼主的帖子!https://www.telegramem.com/

2024-10-09 06:44:14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看到这么有内涵的!https://www.skypeis.com/

2024-10-16 11:46:41

每天顶顶贴,一身轻松啊!http://odmw.haiab.com